拍摄讲究什么?

访客|

1、什么是好照片 ①一个好的主题:一张好照片需要有一个好的主题,主题是否有意义,要看照片的服务对象而言,即所谓消费定位。伴有主题的照片,要能讲述一个故事,交流一种情感,传达某种信息。 ②一个好的主角:一张好照片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的主角。这个主角可以是人、物、动物、风光等。这个主角就是主题表达的一个载体 ③简洁画面:一张照片要有简洁明了。照片只有简洁,才能更好地突出主题。压缩、减少那些对主题起分散注意和的东西。 学习了这三个原则之后,你就可以用一种有别于其他人的眼光——摄影者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评论一幅照片。 当然,以上原则只是一个摄影者的入门原则。随着你阅历的加深,你会发现另一些违背以上原则的照片,它有多个主题或没主题,进而也就无所谓主角或多主角,观看可把每个主题依次关照,或有选择的关照,亦可视而不见。 2、摄影者视角的特点 ①视角 何谓摄影者的视角,即摄影者观看被摄体的角度,看被摄体的方法与常人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摄影者看被摄体的方法是与照相机拍摄时的方法一致的。常人要成为摄影者就必须将自己观看被摄体的方法向照相机观看的方法靠拢,才能拍到你所需要的被摄体。 ②成像原理 人眼与照相机看东西,在视网膜上与底片上的成像都是倒像,但人视察中枢给人的感觉是正像,这个正像的形成是经过大脑神经的传递而成,这时大脑神经的传递过程会受到其它神经的交叉影响,这会削弱、取消一些人意识所不需要的物体,放大一些拍摄者所关注的物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视而不见。可照相机不会思考,只是将被摄体按光学特征在底片上忠实记录,结果在看到照片时会发现被摄主角形象要不太小,要不有其它物体、色块、明显地显现在照片上,抢夺视线,不得已将其归于底片,人眼与镜头记录被摄体的差别在于:相机是真实地记录所有的被摄体常受人情绪的影响。 3、摄影者对被摄体的认识 ①形式上的认识: 光:对光线的认识,认识光的强度,光的方向,光的颜色,光的性质,光的寓意,总之,光的所有知识。 影:光和影是互相联系的,影不仅是光投照的附属物,且有强烈的塑造立体感,表述质感的功能,营造气氛,均衡画面,形成框架为画面增色。 色彩:色彩使这个世界具有活力激情,可使画面多姿多彩,但亦会使画面杂乱无章。色彩能影响人们的情绪,渲染气氛,引发联想。 形:即形状、外形。各种物体各具其形,如能从中发现、归纳、提炼并将其形状之间的关系加以利用,可产生戏剧化的效果。 质:质感属于人体感觉中的触觉,但视觉能在光的帮助下感觉质感,质感的成功运用,可使画面产生第二种感受——触觉。 ②技术上的认识 照片动感的表现形式有:A、被摄体重心偏离引起人联想的动感。B、拍摄技巧所至的运动感。C、运动轨迹的记录。 畸变:通过技术的方法如镜头、镜子、特殊的滤镜,使正常的被摄体发生畸变。它的美学特征在于,使人从现实中超脱出来,有目的地强化突出一部分特征,发现以往被忽略了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虚实:虚实是摄影中表现立体感常用的一种手法。它使画面产生纵深感,能简洁画面、突出主题。 ③情感上的认识 对情感的认识,也就是对人的认识,人最富于情感。拍摄人,就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将其情感表达出来。拍风光、物,就应当把拍摄者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关注人的喜、怒、哀、思、惊、恐、悲。 ④意境上的认识 意境,是文学描述中情景交融的一种境界,就是景物,事件,人物在一特定的环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意境上的认识主要是依靠摄影者自身文化的修养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做后盾的。 4、取景器介绍 ①旁式取景。 取景器与拍摄镜头视轴间的分离,视差造成取景与拍摄结果出现偏差,近摄时,视差会大大增加,为减少拍摄失误,小型照相机在取景框内附加的线条提示错位标志。 ②单镜头反光取景: 单镜头反光镜,五棱镜光学取景系统。没有视差,看到什么就能拍下什么,反光镜将所有被摄体反射在相机顶部,五棱镜装置将影像转成正像。

说点不专业的回答 我感觉摄影讲究的就是摄影者对景物的感觉,摄影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把物体拍摄下来,而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和对物体的认知,还有就是要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角度。 拍摄时的心境也很要紧,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好好观察,是不能找到景物最完美的一面的。 要为了自己的喜好而拍摄,为了诠释自己的审美而拍摄. 鄙陋之见,仅供参考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