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现在的摄影协会摆拍现象?

yyzn|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高艺术摄影”流派的摄影家们“把摄影当作技术来表现艺术”,通过扮演、安排叙事式的场景,使照片达到理想化的美。虽然这种矫饰、摆拍、脱离生活的摄影理念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对摄影艺术的影响却一直没有消失。

由此可见,摆拍历史悠久。但题主问题中提到的“摄影协会摆拍现象”,其实并不多见,因为正规的摄影协会都非常尊重摄影的基本规律,即使组团创作,也会给每一个摄影人足够的自由创作空间,除了日常生活和安全管理方面,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并不会有所谓的统一指挥。

摄影/夏雪

虽然摄影协会不赞成摆拍,但现实生活中的摆拍现象还是很普遍的,应该如何看待?我们先归纳一下平时比较多见的几种摆拍形式,然后再逐一进行梳理分析。

1、表演式此形式大多出现在旅游景区景点,目的是为了吸引游客,例如漓江的渔鹰、杨家溪的牛、东川老人、三峡纤夫、小东江撒网、坝上草原奔马等,这些并不是因为摄影人的摆拍而存续。你拍与不拍,每天的表演照常进行。这里本来就是一个舞台,而你拍的本来就是一场表演。

摄影/夏雪

2、培训式一些摄影培训班经常采用这种形式,让学员集中到一个场景拍摄,老师一边讲解拍摄要领,一边让学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拍出的作品统一交给老师点评,其目的在于检视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面对同一场景拍摄,因为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对于考量学员个体水平的差异非常有效。

摄影/夏雪

3、商业式主要指婚纱摄影、产品摄影、人像摄影、广告摄影等,拍摄前往往要经过一番装饰、摆布,并辅于人工照明,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被摄对象的形态特征、精神风貌,获得更有美感的视觉效果。

摄影/夏雪

4、干预式此形式指拍摄者对被摄对象正在进行的生产、生活状态进行人工干预,以获得自己认为理想化的画面效果。由于对被摄对象有较强的约束性,也容易引起被摄对象的反感和不配合。此形式说得轻些,是影响被摄对象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说得重一些,就是侵犯被摄对象的人身自由。美国作家、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一书中曾指出:“把被拍摄对象理想化的影像,其侵略性并不亚于那些以质朴见长的作品。相机的每次使用,都包含一种侵略性”。

摄影/夏雪

综上所述,对摄影摆拍必须区别对待,不要一概否定或肯定。

在形式上,对表演式的摆拍应顺势而为;对培训式、商业式的摆拍,可以提倡;对干预式摆拍,应该摒弃。

在内容上,新闻纪实摄影类是绝对不允许摆拍的,除此之外的摆拍无可厚非,只要符合一般的生活常理和人们的视觉习惯就可以,因为许多人的初衷,就是把摄影当作一种休闲和娱乐的方式。

在时机上,与被摄对象的交流沟通应在拍摄前完成,让被摄对象准确了解你的需求;而当拍摄开始后,就该顺应被摄对象的自然习惯,而不要再指手划脚,发号施令了,这样才能获得更真实、生动、有趣的图像。(图文原创/夏雪)

夏雪视觉,欢迎关注,感谢点赞分享!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