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后期如何调出更耐看的色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yyzn|

您好,目前最流行的一个城市风光摄影的色调就是“橙蓝”调色,这个色调是比较耐看也比较好看的一个色调,下面我来给您说一下要如何打造及注意事项~

找好拍摄时机对于橙蓝这种色调的拍摄时机一般是在蓝调时段,也就是日落后的一小时段,这个时候天空是深蓝色的非常好看,同时灯光已经亮起,非常容易形成天然的橙蓝对比,这也更方便后期的色彩调整。

后期调整思路后期调整上其实主要是统一色相,我经常会用ACR或者LR中的HSL工具来进行色相统一工作。

我的调整思路如下:将红色和黄色色相向橙色偏移,将紫色和青色色相向蓝色偏移,然后降低无关颜色(如绿色、洋红色)的饱和度减少干扰。至于其他如明亮度就要根据不同的照片来进行调整了。

通过这样的色相统一,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增强调整,我可以非常容易的修出下图这样的照片。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也欢迎您关注我,为我的答案点赞~

我总结一下,风光摄影调色需要注意三个方面问题:

1、色环概念与色调划分

2、自然光线的变化规律

3、辅助软件与后期强化

下面我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详细阐述。

色环概念与色调划分

在我们学习如何给风格摄影调色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常见的颜色种类和分类。下面是一个色环模型,包含了我们熟悉、常见的八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和洋红。

通过观察色环的区域分布可以得知:

洋红、红、橙、黄为暖色调;

绿、青、蓝、紫为冷色调。

此外,两个有间隔的色调同时提升,则得到强化的是两者中间的颜色,这一点很像数学中的矢量相加。例如,我同时提升黄色与洋红,则实际被强化的是红色与橙色。之所以做专门介绍,是在文章最后的后期调色操作中会有用处。

自然光线的变化规律

在了解色彩基本概念后,影友们更常见的知识盲区在于:实战中如何确定给照片设置哪种颜色?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效果自然,我会根据自然光线随着时间变化、太阳位于不同高度的规律,来合理安排颜色搭配。

太阳远低于地平线—蓝色

这个时间一般被称为蓝调时间,大多是日出前20分钟或者日落后20分钟,太阳的位置远低于地平线。天空几乎没有阳光,会呈现蓝色。

我选取了两张样图,上图是自然风光主题,画面为单一色调,能够给观众传递一种冷漠、清寂的情绪;下图是城市主题,则由于人造光源的因素,依然有着强烈的冷暖对比,使得其中的建筑、车轨更加突出。

太阳稍低于地平线—洋红

随着太阳慢慢升高,到了稍低于地平线的时候,就陆续有光线照射到出来。并且因为折射角度的原因,天空显示的是洋红色。下图的两张作品均是拍摄于此类时刻:第一张在缅甸的乌本桥,相机正对太阳方向;第二张在土耳其少女塔,太阳方向在相机的侧面。

可以看到,无论是顺光还是逆光、自然还是城市,只要太阳处于稍低于地平线的位置,天空都会呈现这种洋红。由于其过于迷人,又常被称作”维纳斯带。

太阳正处地平线——红色

太阳继续升高,等其到达了正处于地平线的位置,天空、云层乃至地景,都会被照射成鲜艳的红色。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拍摄于新西兰教堂湾、青海翡翠湖和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可以看到此时强烈的红色是会成为整个画面的主基调,照片向观众传达着炽热的情感和饱满的张力。

太阳稍高于地平线——橙色

当太阳的位置稍高于地平线时,天空开始变得金灿灿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橙色。这个时候天空的云层,地景部分开始有明显的明暗对比,我们常说的“日照金山”大多也发生在这个时候。

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拍摄于新西兰库克雪山、土耳其卡帕多奇亚和四川贡嘎山,这也是“黄金时刻”最常见的三种主题。

太阳远高于地平线——黄色

这个时间往往接近于白天,在拍摄现场能肉眼看到太阳已经升起到远高于地平线的位置。光线强烈会导致容易出现大光比的情况;而稍显平淡的黄色背景光,要求摄影师必须找到更加独特的拍摄主题。

以下两张是给读者的参考:我分别以此光线为依托,拍摄了沿着桥木走来的僧侣和靠近太阳的空中热气球。通过黄色阳光的勾勒,让照片有类似剪影的效果。

关于阴影—冷色调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我在上文中所介绍的颜色色相随着太阳位置而变化的规律中,其实只提到了高光部分的暖色调。那么阴影部分的冷色调是如何变化的呢?

一般来说,在太阳位移的过程中,冷色调的色相并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相对恒定在蓝色偏青的范围内;而冷色调的饱和度会在太阳位置越来越高的过程中、逐渐降低,从深色变成浅色。

小结

现在我用表格去归纳上文所说的规律

辅助软件与后期强化

辅助软件—巧摄PlanIt

可能观众读到这里会有疑问:很多拍摄环境下,我们在现场并不能肉眼直接看到太阳相对地平线的位置。比如下图,虽然我拍摄的是日落海景,但是地平面的地方刚好被层层乌云遮蔽。那么如何判断此时的合理色调呢?

一般来说,我会通过巧摄PlanIt来实地查询日出日落光线时间,然后与拍摄成片相互印证,共同确定。巧摄PlanIt是北美知名摄影师 乔文杰前辈 开发的专用软件,几乎是风光狗的必备。下图是我手机里的软件界面:选择“星历功能—日月出落”,然后就可以确定在指定地点,不同日期的蓝调、日出和黄金光线时间。

有了专业软件提供的预估结果,再与自己实际拍摄时间相对比,就能基本确定画面的高光暖色调区域的色相。

后期强化

在上文中,我通过色环模型和大量实际拍摄的样片,给大家总结了风光摄影中确定色调的方法。落到后期实操层面,如何通过软件来强化自己确定的颜色呢?

首先我会在ACR界面用“色温”、“色调”滑块,对整个画面进行颜色校准,让冷暖色调符合我在上文中分析所得的逻辑规律。颜色逻辑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暖色调色相是否符合拍摄时间,例如下图拍摄于日落之后,所以我就要调整色调滑块,暖色的主色调是洋红;第二,冷暖色调分布区域是否合理,即下图中,暖色调覆盖天空靠近太阳余晖光源部分的高光,冷色调覆盖天空远离光源部分、建筑背光面的阴影。

确定了高光是洋红、阴影是深蓝之后,我进一步转到“分离色调”界面完成色彩强化。分别将高光、阴影的色相调整到对应位置,然后拖动“饱和度”滑块来决定提升的程度,最后用“平衡”滑块纠正色彩强化区域范围。至此,画面冷暖对比的构建基本完成。

一个额外的知识点就是,开篇我们就提到,色环中我们有洋红、红、橙、黄四种暖色;而ACR界面的色温、色调只有洋红、黄色两种暖色滑块。如何处理高光暖调为红、橙的情况:这就要用到我们所说的”相邻色叠加提升中间色“的原理,即同时提高洋红与黄色,则最终被加强的是两者中间的红色与橙色。

总结

在本文中,我首先介绍了关于色彩的基本概念:基于色环模型,可以把颜色分成冷色调和暖色调。之后结合大量实例照片,归纳了冷暖颜色区域分别随着时间、太阳相对位置而变化的规律。最后,我列举了在实战中,可以辅助我们的前期软件和后期调色方法。

以上就是风光摄影调色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