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出有电影色彩的视频,照片?

yyzn|

其实想要拍出电影色彩的电影是很容易的,首先要学会把手机的稳定性弄好。咱们举个例子《可可西里的美丽传说》其实手机也可以拍出来的。但是难度比较大!

手机的稳定性,尽量用这次光学防抖或者物理防抖的手机,当然要必须有手机云台,也就是稳定器。因为视频抖的话对画面感不好。要学会构图,想要拍出经典的镜头,那么构图也是一大技巧,好的构图方式可以让视觉效果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但是一般情况下能把构图构好的导演基本没有,国内的大部分导演都不行,就是在构图美学上没有很好的灵感。

剧本,不论是电影还是短影片或者是短视频,都离不开剧本,没有剧本,那么拍摄就无法进行下去。当然脚本就是第二步了,因为演员和摄影师需要看脚本,才可以进行拍摄和饰演。一个好的剧本并不是每一个编剧都能够想出来的,演员,俗话说人保戏戏保人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好的演员,作品很难成为经典。而有一个好的演员,那么作品就成功了一半。后期制作,当然滤镜也可以,但是要看哪种题材了。所以说,掌握好这些技巧,那么一切都能够搞定!

个人理解你说的电影色彩,应该是指常说画面有种所谓的电影感。首先照片和视频的电影感是一样的。我就以视频为例,来理解的电影感可以分为两种:

1:胶片电影感。就是我们看过去的电影,那些电影是胶片拍摄,画面有种怀旧、柔和,颗粒的味道。像过去经典港片都是胶片拍摄的。

2:数字电影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新电影。用数字摄影机或者其他数码影像设备拍摄的影片。(现在已经很少有胶片拍摄的电影了,就算有,也会后期通过扫描转换成数字影像)画面锐利,干净,色彩鲜艳丰富等。

这两种电影感是有区别的。这两种类型电影大家都都看过,一眼就能看出来,我就不多赘述了,至于实现电影感的方法,一般都是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完成的。电影的拍摄很复杂的,就不详细说了(其实我自己也是一知半解)

1:前期拍摄。这个很重要,摄影,灯光,美术等等。摄影就是你怎么拍,用什么机器,拍什么样的格式,正常摄影机(不是摄像机,不是相机,是一种高规格拍摄设备)拍的格式比较高,基本上都会采用log模式,见下面图一左边灰色图像,来增加画面宽容度并交付后期完成调色(所谓的电影感基本上都是后期调色完成电影风格的)。有的甚至是拍RAW视频,这RAW视频中的一帧可以理解成一张raw格式的照片。然后就是构图曝光把握好,灯光把氛围营造起来,美术把画面有关色彩造型的东西搭建起来。然后就是拍摄。良好的前期是成功的一半。

2:后期调色。重头戏来了,一般电影调色就是把所有的视频素材拿到后,进行调色。当然这里面还有和其他后期制作部门的协调工作,就不展开说了。视频拿到后,后期专门有人负责调色。可以理解成照片后期ps修图的。根据自己想要的效果进行调色。对于大众来说,上面说的太复杂了,前后期没那么条件搞那么大排场,就一个相机一个人。那么思路是通用的。前期自己拍摄的时候注意点。自己后期调个色也可以实现。

3:举例。这里面我简单说说后期,照片电影感后期不用我说就是ps或者lr之类的。视频后期调色就是达芬奇(不是画家达芬奇,是一个软件叫davinci resolve,见图二,自己去下载有免费的)或者其他调色软件。然后根据自己的意图调整。至于到底怎么调整这个没办法细说,调色比较主观,我就说个大概吧。毕竟每个画面不一样。举一个例子:

自己拿到了一段相机拍摄的一个山水全景常规素材,然后进入软件。开启示波器(见图三),首先根据画面调整曝光对比度。然后再校正白平衡,有的需要有的不需要校正,自己根据内容来定。然后根据画面,决定提高哪部分亮度饱和度。哪部分需要降低。调整结束后,基本上一个正常画面就出来了。剩下的就是风格化。比如电影画面通常亮度较低,细节很多(普通相机可能没办法实现)。对比度较高,暗部偏冷色,中间调稍偏暖,可以加一些颗粒划痕,或者上下遮幅(这个比较好使,加了电影感还真有一点了)等。就不细说了。

4:备注。不管是照片还是视频,严谨的说。设备色彩校正是必须的,调色环境也是必须的。调色也是主观的。同一个画面,不同的人可能结果不一样。但是一个标准还是要有的。至于到底怎么实现电影感。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调整,有的甚至点击软件中的一个功能就可以实现了。而且还有一点,很多摄影机拍摄一个较好的素材,后期只需要简单调整一下那种电影感就有了。下面这张图左边就是那个log模式拍的,右边是正常化之后的。

最后啰嗦一下:说了这么多,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色彩理论。这个是基石。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其他的回答。有一篇关于色彩理论的相关回答。

2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