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式爱情”真的只是精神恋爱吗?

yyzn|
2

“柏拉图式爱情”真的只是精神恋爱吗?

我们都知道“柏拉图爱情”是以西方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那么首先我跟你捋一捋柏拉图这个老头子他嘴里的所谓“爱情”到底是啥?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它可能会毁你三观。

在古希腊的时候,一般每个少年都是会拜一位年老的老头作为师傅跟他们学习生存的本领,格斗技能和文化知识等等,那么他们旺盛的雄性荷尔蒙是怎么解决的呢?不好意思他们是跟他们师傅产生亲密关系的。但是在那个时代,这种感情被视为正常的。

但是柏拉图看不下去了,年轻人嘛要以学业为重,怎么能成天纵欲呢!于是他挺身出,告诫年轻人:“年轻人啊,要多关注自身的成长,注重精神交流,少享用你们的肉体,不要让灵魂沾染了灵魂的罪恶!”

所以你知道了吧,最初的柏拉图的爱情并不是指男女之间的爱情。但是经过后人的流传,加上后来男女之间的爱情又成了主流,后来人们就将纯粹的精神之恋称之为“柏拉图式的爱情”。

所谓柏拉图式的爱情,在后世人的理解里它追求的是一种平等自由精神之恋,它带着古希腊哲学中一点浪漫情调。它超脱了肉体,它是完美表达了两个人的最高的爱恋。它被人们推崇为人类最崇高的爱情,拥有它会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

柏拉图

柏拉图式的爱情真的存在吗?

在我们现在这个物欲横飞的年代,相亲要看长相收入,结婚要有房、有车、有礼金的年代,真的还会有柏拉图式的爱情存在吗?

看到一个有趣的说法是有人说网友不见面的恋情不就是所谓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嘛。你看想说话随时在线,想要倾诉感情也OK,没有面对面的肢体接触,享受着彼此精神交流的快乐。这种只求线上快乐的爱情不就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嘛。

我觉得它或许有一点片面,我觉得柏拉图式的爱情是经得起岁月的考验,经得起面对面的坦诚。

我觉得纪梵希对于奥黛丽赫本那样的爱应该算是柏拉图式的吧。

为了爱一个人,不求曾经拥有,不求与你同行,甚至不求你爱我。

为了她,纪梵希可以亲手缝制婚纱将心爱的她送进婚礼的教堂;为了她,纪梵希可以终身不娶。

我曾为你做过许许多多为爱疯狂的事,爱你是我的本能,遇见你是我的幸运。

即使你老了,即使你走了,我也依然热忱。

歌德说:“二十几岁的爱情是幻想,三十几岁的爱情是轻佻,到了四十岁时才发现原来真正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式的爱情对我速食的我们还有意义吗?

有!我认为有意义。

首先它提倡的是男女恋爱之间的平等,不管你收入长相如何,相爱是一件平等的事。不是你可以用物质衡量的事情。我们现在婚恋市场上应经出现极度倾斜,难道那些收入高家事好的一方就应该高高在婚姻链的顶端吗?

第二纯精神的爱情。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就是缺少精神的恋爱,所以感情才会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多感情维持不了多久。我们太看中物质,有时候你只是跟他的房子跟他的外貌谈恋爱,最后时间久了,你的满足感递减,你们的感情也就也淡薄。

第三 对爱情始终抱有美好的幻想。一定有一个人在前面等你。对他来说你就是全世界最完美的遇见。所以我们心中要对爱情充满的期待,万一遇见了呢?

愿我们都像一个孩子一样对爱情充满纯真的渴望。

我觉得大部分都是精神上的恋爱。但是人总是生活在现实当中的,如果完全的脱离现实的话也是不可能。

关于摄影的1000字的读书笔记

苏珊・桑塔格《论摄影》开篇第一句如此写道:“人类无可救赎地留在柏拉图的洞穴里,老习惯未改,依然在并非真实本身而仅是真实的影像中陶醉。”这里提到的是著名的“柏拉图洞穴”之喻。

另外一部摄影史著述《摄影与摄影批评家:1839年-1900年的文化史》(美,玛丽娅,山东画报出版社)也提到柏拉图 “所见――所知”与摄影观念的紧密关联。

两千年后,摄影术的发明,人类终于宿命般地堕入柏拉图认知体系的困局之中。

《理想国》第七卷中,著名的“柏拉图洞穴”,我把它理解为一个象征人类认知能力的剧场。在洞穴的深处,一群被缚的囚徒终生只能面对洞的后壁而观,他们背后的远处燃烧着火光;在火光与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许多真实的人与动物就像傀儡戏一般在墙头掠过。火光把人与动物的影像投射到洞穴尽头的岩壁上,被缚的囚徒因为不能走动也不能转身,他们只能看到眼前虚幻的影子,于是坚信眼前的景象便是全部真实的世界。所见,人类的认知处于最低级的状态。继而,柏拉图假设其中一位囚徒挣脱了束缚,转身发现了身后的真相,痛苦的发现迫使他走向火光,这时他接近了比较的真实。直至这位觉醒者克服了眩目看到太阳的光芒,他终于看到了事物的本相,达到精神的理性阶段,即柏拉图所说的从“所见”达到“所知”。真正的戏剧性发生在寓言的后半部:觉醒的智者带着他的使命感回到了洞穴之中,他要把真相告诉其他的囚徒,但因为已不适应洞中的光线,他是无法准确地描述那些影子与外面世界的关系的,所以没有人相信他的所言。在柏拉图的假设里,智者将被囚徒所杀。

在我的解读里,柏拉图把视觉的影像定性为困扰人类认知进步的虚幻,只有穿越这些幻影,在太阳一般极目的理性思维之中,人类的精神才能真正达至自由之境;在柏拉图这个坐标的两极,一边是理性的天空,一边是感官的深渊。

历史似乎证实了“洞穴”的预言,只是它的线性指向,恰恰与柏拉图的理想是相反的,人类选择了对先哲的背离。今天,我们终于生活在一个影像无所不在的世代之中,影像甚至替代了语言成为我们思想表达的载体。而且,理性精神的宫殿在走完了两千多年的阳光巡礼之后,似乎已在风雨飘摇中坍塌,化作空气中的碎片。碎片折射出更多的虚幻。

当初觉醒的智者不得不转换了自己的角色,他也在玩弄影像游戏了,通过影像,透露真实世界的信息。整部一百七十年的摄影历史,就是一部混合着真实揭示与虚假图像的洞穴里的长剧,影像的制造者包括那些隐秘的觉醒者与昏昏噩噩的囚徒。而阅读摄影史的最大乐趣就在于:在囚徒们的喧闹中找到那些极少出现的、冷静的觉者。

1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